2018年,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開拓進取、真抓實干,發揚“六特精神”,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提高政治站位。重學習教育,創新學習方式,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盟市站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開展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合格共產黨員”等主題活動,建立檔案36卷,交流各項信息650條。 |
|
強化制度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完善細化各項工作,增加了“會議、培訓申請審批流程”等7個審批管理程序,進一步規范重要事項和資金等的審批和管理。 以群團促黨建。建立和完善了文化走廊和各類活動室、廣泛開展了一系列黨工群團活動,共捐款1萬多元,400多人次參加各類文體活動、攝影比賽等,并開展先進科室、先進個人、五好家庭的評選活動。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被評為直屬機關“精神文明單位”。 |
|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全面完成86個區控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和自治區級運維,實現旗縣級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全覆蓋;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成功保障了全國和自治區“兩會”等重要活動,預報信息在電視臺的發布由內蒙古衛視擴大到蒙語衛視等7個頻道播出。超級站全年獲得有效監測數據150多萬個;全面實現國控和區控空氣質量監測狀態轉換;全年提供各類預報404期。 |
|
水環境質量監測。完成15個國考斷面和3個區控水質自動站建設工作;積極組織完成了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的采測分離工作;為環境管理重點關注的我區地表水質目標考核工作及時提供分析預警支持;共編寫各類水環境監測報告11期。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完成了全區275個國家網土壤背景點位的采樣、檢測及數據報送等例行監測工作;作為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質量控制實驗室,完成了全部265363個數據審核,編制完成了《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報告》,使我區土壤詳查在全國處于先進的水平。 生態監測。完成遙感和地面監測,形成高分影像2000余景生態遙感監測和300多項野外核查結果;完成全區10個子站170個監測點位的植被和土壤監測,完成國家43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技術考核,完成全區20個沙塵暴監測點監測,上報信息20期,監測數據120多萬個。 污染源監測與環境統計。完成73家火電廠201臺機組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和比對監測;完成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統計數據直報工作,共上報工業企業800余家次、污水處理廠400余家次,受到總站的表揚。 |
|
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承擔自治區污染源普查工作,納入污染源普查的五類源共計27476家,圓滿完成清查建庫;發放兩員證書3880余份;搭建了自治區數據采集與管理系統應用平臺;共發簡報17期,全面完成了污染源普查的入戶調查及審核工作。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對全區12個盟市環境監測站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檢查和核查;順利完成對全區13個盟市、旗縣環境監測站監測人員的持證上崗考核,發證人數85人,總計2000項次。 |
張麗君榮獲“全國環保先進工作者” |
|
榮獲“2018年區直機關文明單位” |
|
榮獲生態環境部“十二五”環境質量報告書評估良好 完成5項課題,“內蒙古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技術研究與應用集成”課題,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6項 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 參加6項能力驗證考核均合格 新增擴項6大類25項,持證上崗7大類69項,共計283項次 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評為2018年能力考核優秀單位 10多人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表揚 |
2019年將繼續做好黨建的各項工作,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把業務工作和黨務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兩促進兩不誤,努力做好“垂改”的各項工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從嚴治黨,夯實“兩個責任”,全面提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整體水平, 為建設亮麗內蒙古、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好成績。
來源:搜狐網 原網址:https://www.sohu.com/a/297844202_692727?sec=wd&spm=smpc.author.fd-d.17.1552015298988L79yt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