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系列一区二区三区,久热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久草热视颍在线资源网,最新免费久草视频

環保數據需真實 篡改環境監測數據必將從重處罰

2019-04-18 08:02:51 admin
最高法:篡改環境監測數據欺騙公眾者 從重處罰 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進一步明確有關污染環境犯罪的定罪量刑具體標準。這是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最高司法機關第三次就環境污染犯罪出臺專門司法解釋。

  “近年來污染環境刑事案件量增長十分明顯。”最高法研究室主任顏茂昆介紹,2013年7月至2016年10月,全國法院新收污染環境、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失職刑事案件4636件,審結4250件,生效判決人數6439人;年均收案1400余件,生效判決人數1900余人。
環保數據需真實 篡改環境監測數據必將從重處罰

  顏茂昆表示,環境污染犯罪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問題,如大氣污染犯罪取證困難,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和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的刑事規制存在爭議等。為此,上述《解釋》突出了對自動監測數據造假行為的懲治。

  澎湃新聞注意到,此次《解釋》明確指出,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

  “這一新增規定,對于有效防范和依法懲治大氣污染犯罪這一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頑疾具有重要意義。”顏茂昆分析說。

  與此同時,《解釋》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針對環境質量監測系統實施修改參數或者監測數據;干擾采樣,致使監測數據嚴重失真以及其他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的行為,或者強令、指使、授意他人實施下列行為的,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論處。

  “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決策的重要基礎。”顏茂昆說,個別地方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影響監測系統正常運行,欺騙公眾,影響政府公信力,甚至誤導環境決策,危害嚴重。

  基于此,《解釋》規定,從事環境監測設施維護、運營的人員實施或者參與實施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等行為的,應當從重處罰。此外,阻撓環境監督檢查或者突發環境事件調查、在重污染天氣預警等期間違反排放、傾倒、處置等行為也將被從重處罰。

  除檢測數據假造之外,環境影響評價造假或者嚴重失實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為從源頭上有效預防環境污染犯罪,《解釋》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或其人員,故意提供虛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情節嚴重的,或者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存在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后果的,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定罪處罰。

  普法小貼士】

  根據《刑法》第338條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