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氣環境監測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探討
PM10、PM2.5、STP、溫室效應、節能減排等環境保護領域的專用名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和人民關注的熱點,人民群眾環境保護意識逐步提升及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在污染減排、污染源普查、土壤調查、宏觀戰略研究、水專項等重點環保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環境監測既可對當前環境質量、污染源進行監測,也可作為應急監測技術手段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進行有效的防治和監測。近年來,隨著環境監測業務的深人和環保形勢的要求,監測能力不強,監測水平滯后,監測儀器老化等問題逐漸暴露,已經成為制約環境監測發展的重要因素。環境監測工作發展和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政府環境監測網絡,包括覆蓋全國主要水體的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及水質自動監測站組成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環保重點城市建立空氣自動監測站點、酸雨監測點位和沙塵暴監測站組成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污染源監測網;同時,我國近岸海域也建成了環境監測網。為推進環境監測事業科學發展,需要近一步強化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地位,大力推薦環境監測的標準化和現代化建設,探索建立環境監測管理去國一盤棋、監測隊伍上下一條龍和監測網絡天地一體化的現代化環境監測格局。
環境監測行業產業鏈分工正逐步形成,大部分企業以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制造和系統集成為主,在零備件供應、系統集成、設備制造、運營服務等方面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實力的企業群,國內外其他領域的一些儀器設備廠家也加入監測儀器行業,在實驗室設備、特殊成分分析設備、手工比對設備等領域發展較好。
未來隨著環境監測系統全國范圍的不斷推進,國家環保領域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環境監測儀器企業將會引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隨著各領域環境監測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設,將產生對環境監測技術設備的巨大需求空間。
環境大氣環境監測環境監測國內大氣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