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深化實施“一微克”行動,各區、各部門圍繞《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各項任務措施落實。
開展氮氧化物減排行動
著力推動機動車車型結構優化,加快推進重點行業車輛電動化,累計推廣電動車53.5萬輛,研究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完善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等相關政策。在保證群眾安全取暖過冬的前提下,門頭溝、房山、懷柔、密云和延慶等區,有序推進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和配套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加強源頭控制,修訂發布北京市《建筑類涂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進一步加嚴含量限值,引導消費者優先選用低揮發性有機物(VOCs)含量產品,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化末端治理,開展2022年工業企業VOCs精細化管控工作培訓,推動工業企業“一廠一策”VOCs深度治理。突出過程管理,動員主要成品油經營單位,鼓勵夏季夜間裝卸油和夜間加油,減少夏季油氣排放。
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
加強施工工地揚塵污染監管,組織新開工土方工程安裝渣土車車牌識別和洗輪機監測抓拍設備。園林綠化、水務、交通、城市管理等行業部門充分利用視頻監控平臺,抓好行業工地揚塵管控工作。分類施策治理裸地揚塵,做好季節性裸露農田揚塵管控工作,有序推進全市蓋網地塊分類揭網、多元見綠。聚焦季節性外來沙塵影響,針對道路、屋頂等易積塵區域及土石方施工等易起塵工序,精準開展降塵除塵、清掃保潔等工作,有效減少二次揚塵。
強化污染源監管執法
持續開展重型柴油車執法監管,一季度按照“環保檢測,公安處罰”模式,在進京路口和市內主要道路檢查重型柴油車50萬輛次,檢測超標1.4萬余輛次。生態環境部門針對空氣質量排名靠后、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的8個街道(鄉鎮),組織開展今年首輪市級“點穴式”執法檢查,共檢查各類企業和點位189個,發現問題122個。開展重點領域專項聯合執法,生態環境、公安部門聯合開展為期1個月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和“黑加油站點、非法流動加油車”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了一批非道路移動機械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
附件:1-4月各區PM2.5濃度統計表
1-4月各區【生態環境監測】PM2.5濃度統計表
單位:微克/立方米
排名 |
區 |
濃度 |
排名 |
區 |
同比變化 |
1 |
密云 |
31 |
1 |
密云 |
-38.0% |
2 |
懷柔 |
32 |
2 |
昌平 |
-37.7% |
2 |
延慶 |
32 |
3 |
懷柔 |
-36.0% |
4 |
昌平 |
33 |
4 |
石景山 |
-34.5% |
5 |
門頭溝 |
35 |
4 |
海淀 |
-34.5% |
6 |
石景山 |
36 |
4 |
順義 |
-34.5% |
6 |
海淀 |
36 |
7 |
門頭溝 |
-34.0% |
6 |
順義 |
36 |
8 |
延慶 |
-33.3% |
6 |
平谷 |
36 |
9 |
西城 |
-32.1% |
10 |
西城 |
38 |
10 |
豐臺 |
-30.9% |
10 |
豐臺 |
38 |
11 |
平谷 |
-30.8% |
10 |
東城 |
38 |
12 |
房山 |
-30.4% |
10 |
朝陽 |
38 |
12 |
通州 |
-30.4% |
10 |
大興 |
38 |
14 |
東城 |
-29.6% |
15 |
房山 |
39 |
14 |
朝陽 |
-29.6% |
15 |
通州 |
39 |
16 |
大興 |
-28.3% |
17 |
經開區 |
40 |
17 |
經開區 |
-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