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環境噪聲監測綜合管控云平臺
目錄
1. 平臺簡述
2. 平臺架構
3. 平臺部署
3.1. 本地化部署
3.2. 公有云部署
4. 平臺安全
5. 平臺配置推薦
5.1. 服務端操作系統
5.2. 關于終端瀏覽器操作系統
5.3. 服務器建議配置
5.4. 數據庫版本
6. 二次開發
1. 平臺簡述
聲環境自動監測數據統計分析平臺是由我司過十年的噪聲應用管理經驗沉淀,打造滿足用戶全方位噪聲業務管理需求的應用軟件,符合國家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標準(HJ906和HJ907)要求,是在全國廣泛應用的專業噪聲自動監測管理系統。
本系統可實現對噪聲污染源監測點實時排放水平監測的同時,能夠自動預警噪聲超標排放行為,通過智能分析噪聲源特征,自動聯動攝像頭抓拍取證,形成超標事件告警信息,當場提醒發出噪聲的主體自行整改,同時通知執法、監管部門予以督導落實。通過電腦端、手機端等方式對噪聲污染排放狀況進行實時跟蹤、視頻監控、超標錄音、超標報警、歷史查詢、現場執法等功能,具有現場報警、報警推送等多種報警通知,為噪聲數據網絡化管理、實時數據分析提供了有力基礎。
聲環境大屏,顯示所有前端設備的實時狀態、監測數據和噪聲污染擴散圖,便于管理部門更好地實施污染排放情況的全局監控、預警和協調調度,及時控制超標排放,避免環保污染擴大。通過平臺可以實時查看到噪聲監測點分布、進行噪聲問題定位,通過數據分析進行故障診斷、噪聲治理等工作。
平臺配備有PC端、手機端(安卓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客戶可通過我們平臺開放的API接口主動獲取數據,同時也支持對接第三方平臺。用戶登錄賬號后,可在線查看監測設備實時在線狀態,實時數據、歷史數據、數據曲線分析圖。具備區域數據、設備數據、基礎信息、地圖監測、區域劃分、視頻監控、狀態總覽、電子圍欄、24小時噪聲趨勢、長期均值、分布趨勢、站點對比、噪聲地圖、歷史數據、數據報表、狀態監控、現場錄音、數據審核、采集影像、頻譜分析、噪聲告警、歷史告警、條紋管理、信訪列表、監督執法、執法臺賬、噪聲名錄、維護檔案、維護任務、維護臺賬、聲環境大屏等功能。
2. 平臺架構
(1)監測感知層:包括0類(康復療養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1類(以居民住宅、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設計、行政辦公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2類(以商業金融、集市貿易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業、工業混雜,需要維護住宅安靜的區域)、3類(以工業生產、倉儲物流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業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4a類(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段)、內河航道兩側區域)、4b類(鐵路干線兩側區域)等功能區噪聲在線監測設備等監測到的數據進行接入,系統將采集到的監測數據利用網絡傳輸至噪聲環境監管平臺,實現數據的共享與對接。
(2)傳輸服務層:統一設立當地噪聲環境監管平臺,云存儲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方案,將各類數據存儲到“云”,確保監管平臺能夠穩定可靠地運行,并節約存儲空間。
(3)應用層:旨在建設一套服務于當地環境監管部門和周圍社會公眾的智能監管保障體系。平臺實現噪聲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共享與對接,信息管理,預警報警,大數據一張圖等功能,并配備移動APP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查看當地監測點位情況、提供設備運維功能、提供相關執法部門現場執法等功能。
(4)采集端。采集端一般指現場數采儀或監測設備數據采集傳輸模塊,把現場傳感器監測輸出的信號進行采集和處理。
(5)網絡通信層。網絡通信服務端系統,支持HJ212污染物在線監控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660環境監測信息傳輸技術規定雙協議,負責與采集端維持連接,進行數據通信、校驗、分析等處理,然后交由下層;另一方面,執行底層向采集端的發送任務,將發送任務組織為遵循規范的報文交由網絡通信層。
(6)監測數據處理層。報文處理層將監測數據報文解析為預定義格式的數據后交由本子系統,本子系統負責數據的最終存儲。本子系統劃分為兩個單元:本地緩存和數據庫存儲,本地緩存單元負責將數據緩存至本地磁盤,數據庫存儲單元負責將緩存的數據存至數據庫。
(7)設備參數狀態處理層。報文處理層將監測數據報文解析為預定義格式的數據后交由本子系統,本子系統負責數據的最終存儲。本子系統根據業務需求劃分為兩個模塊,每個模塊由本地緩存和數據庫存儲兩個單元組成。兩個模塊分別處理最新值數據和值更新記錄數據。
(8)實時庫。將基礎信息(如站點、監測項、設備參數項等)常駐內存,供各業務層子系統使用。實時庫在整個系統架構中處于中心地位,所有其它業務子系統都基于它進行數據處理,它自身沒有任何業務邏輯,僅作為數據層提供基礎信息及提供實時庫的持久化。
(9)系統啟動層。作為整個系統的啟動入口,負責管理所有業務子系統。
(10)運行監控系統。俗稱看門狗程序,負責監視所有業務子系統的運行。
(11)外部接口。提供本系統與外界的交互訪問,按照業務需求,目前此接口需要提供遠程設備控制功能。
3. 平臺部署
3.1. 本地化部署
指運行在用戶或組織所在的經營場所計算機中的軟件,即自購的在自己公司營業場所運行的系統。通過本地化部署,數據存儲在本地,第三方無法獲取,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3.1.1. 部署方式
(1)遠程訪問部署
若服務器支持外網訪問,則需用戶提供服務器登錄地址及訪問密碼,我司開發人員進行遠程訪問,并將客戶端軟件部署到該服務器上。
(2)現場部署
若服務器為內網網絡,即不支持外網訪問。用戶現場若有科技人員支持,則由我司開發人員提供客戶端軟件部署詳細操作手冊,由該科技人員代為部署,我司開發人員全程提供遠程支持;用戶現場若無相關專業人員,則由我司前往用戶現場進行駐點部署;部署過程中,需要用戶現場服務器管理人員全程提供幫助支持,保證部署工作順利進行。
3.2. 公有云部署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為用戶提供的能夠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過Internet使用,可能是免費或成本低廉的,公有云的核心屬性是共享資源服務。這種云有許多實例,可在當今整個開放的公有網絡中提供服務。
通過公有云部署,數據通過運營商網絡進行訪問,可通過算法進行加密保證數據安全性。
3.2.1. 部署方式
(1)遠程訪問部署
公有云服務器使用公共網絡,可支持公網訪問,部署時,需用戶提供服務器登錄地址及訪問密碼,我司開發人員進行遠程訪問,并將平臺部署到該服務器上。
在整個部署工作過程中,需用戶服務器管理人員全程提供協助,以保證部署工作順利進行。
4. 平臺安全
(1)在配置云服務器時,通過修改默認遠程登錄端口、默認數據庫端口、限制超級用戶名的遠程登錄等措施,防范網絡嗅探密碼破解、劫持服務器或數據庫。
(2)設置防火墻并根據網絡情況進行相應設置,比如設置黑名單、白名單等。
(3)關閉不必要的服務,既減少資源消耗,也減少被攻擊的隱患。
(4)賬號密碼保護,如設置復雜度高的密碼、定期更新密碼等。
(5)注意監測系統日志,即時掌握系統是否異常。
5. 平臺配置推薦
5.1. 服務端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WindowsServer
5.2. 關于終端瀏覽器操作系統
(1)支持谷歌,火狐,360瀏覽器;
(2)終端操作系統:支持Windows7以上(32,64位)。
5.3. 服務器建議配置
(1)應用/數據庫服務器配置(以IBMX3650服務為例)
(2)CPU核心(8核16線程以上),
(3)內存DDR416G,
(4)1000M網卡×2,
(5)硬盤500G或以上配置
5.4. 數據庫版本
(1)MySQL5.7
(2)MongoDB4.2
6. 二次開發
大氣污染智慧環保監管云平臺由我司軟件開發團隊自主開發,專注于環保大數據云平臺領域,并且獲得多項軟件著作權。支持平臺功能二次開發,在現有的軟件上進行定制修改,功能的擴展,達到客戶想要的功能需求,二次/定制開發項目已與多家單位成功合作。
(1)簡單版
此種版本,可適用于對于平臺功能要求不高的項目及用戶,主要提供數據存儲以及查看等簡單功能。
(2)企業版
企業版,為我司經過多個項目需求綜合開發而成,數據多元化,功能強大,可滿足對平臺要求較高,但并無具體的需求框架的用戶,平臺功能豐富,結合物聯網、智能采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動態圖表系統等先進技術,整合、共享、開發,建立的全面化、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區域環境在線監測平臺,可適用于需要獲取詳實的數據資料和科學依據的企業部門。
(3)定制版
定制版云平臺,即為用戶量身定做一版專有的云平臺,為項目開發性質,由我司成立專門的項目小組全程負責,小組分工明確,整個項目,通過前期的需求溝通、需求分析,擬定初步的項目方案,最終與用戶達成一致,再由內部進行評估,形成項目時間表,著手進行開發任務,整個過程,有項目經理全程把控,并向用戶及時匯報進度,保證項目如期順利完成。